实验室用超纯水机是指其电导率极低,杂质含量极少的水。水中的离子、微生物、颗粒物及有机物都经过严格过滤和处理,达到实验要求的高纯度。通常,超纯水的电导率在0.055μS/cm以下,部分实验要求可更低。
实验室用超纯水机的应用领域:
1.化学实验:用于滴定、溶液配制和分析中,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生物医学:在细胞培养、PCR实验等生物实验中,超纯水用来配置培养基、清洗仪器等,防止细菌或其他污染物对实验样品产生影响。
3.电子工业: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超纯水用于清洗硅片、电子元件等,确保产品的高质量。
4.制药行业:用于制备药品和清洗器械,以确保药品不被杂质污染。
实验室用超纯水机的工作原理:
1.预处理阶段:
在超纯水机中,预处理通常包括多级过滤,如沙滤、活性炭过滤和反渗透(RO)过滤。沙滤和活性炭过滤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有机物,而反渗透则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盐分、重金属和其他离子。
2.反渗透(RO)膜过滤:
反渗透技术是通过膜的筛分作用,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离子、微粒及其他物质。RO膜通常能够去除水中大约99%的杂质,包括盐分、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
3.去离子处理:
经反渗透处理后的水还含有少量的离子,因此需要通过去离子(DI)系统进一步纯化。去离子系统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去除水中的剩余离子。
4.超纯水制备:
在去离子处理后,水还需要通过紫外线消毒和电阻去离子(EDI)技术进一步纯化。紫外线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而EDI技术则利用电流作用去除水中的微量离子,从而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
5.终端过滤:
在水经过这些步骤后,通常还需要通过终端过滤器去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微粒杂质,确保最终的超纯水符合使用标准。